趁着国庆回程,终于读完福山这部大作。




本书为系列作品的第二卷,第一卷是《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在本卷中,福山延续了第一卷中“国家-法治-负责制政府”三大要件的框架,并沿用了详尽的历史叙事方法,进一步在后马尔萨斯时代的环境中引入“经济增长”与“社会动员”的变量,以及三大要件的相互冲突,论述了动态环境下政治秩序的构建与衰败,也实际上更贴近福山这一系列书旨在完善其导师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的“政治参与-制度化”二维框架的初衷。




冷战结束后,福山曾提出著名的“历史终结”,而三十年后,福山的著作里却充满对民主未来的忧虑。民主并非是一剂万能药,实现民主也不是福山所提出的“达到丹麦”的终极目的,而只是成功的国家与社会要件之一,因而福山提出从不同国家的“禀赋”出发的不同路径,但在实践的意义上,大抵上国家能力和法治的建设应优先于民主,从而借助经济增长和社会力量变革以促进民主负责制,这个一模式与亨廷顿仍一脉相承,但同时仍暗含了“民主是否必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案例仍待观察,如果中国能够基于东亚政治体系内嵌的特殊合法性,最终达成不同于西方模式的负责制模式,便足以形成对“历史终结”的巨大挑战。




而对福山对民主的忧虑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美国政治制度衰败的实践,民主与分权巨大的社会成本牵制了国家能力,也使得依附主义更容易发生,从而导致民主的过程和结果的扭曲。福山对美国的批评修正了在第一卷中美中不足的一点,即例证选取似乎暗示了只有失败国家的制度才会走向非人格化衰败。这一点看起来有点像阿西莫格鲁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在定义“汲取性”和“包容性”时未能控制内生性的失败。美国的证据表明,一度优秀的政治秩序仍存在衰败的可能,正如经济学的均衡总是在实践中无比脆弱,历史也不存在终结,唯一具有普适性的,就是“变动社会”本身。




无论结论如何,福山的两卷大部头成功地展现了在千年的时间轴里政治制度发展的主线,血与火的熔炼,斗争与妥协的艺术,偶然与必然的碰撞,造就了我们已知世界的模样。而过去的千年又终究行云化雨,落为今日的“禀赋”,成为我侪出发时,脚下的湿润而浑厚的土地。




前途不易。正如福山所说,他不愿轻易地给出政策建议,这或许是谦逊,也或许是“知止而后又定”的态度。推动政策变动,不仅仅需要学者的细密,也需要纷起的时势和决断的勇气,甚至于无可预知的运气。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代里,见证着既有信仰的动摇、新兴力量的崛起,或许终其一生,我们也不会看见这个时代的答案,但可以确信的是,我们必将亲身经历某些关键的节点,我们的成长与死亡也将成为历史演进动力的一环。掩卷而思,终会不寒而栗,我们遥望着历史,而历史也如深渊一般,那么贪婪而迫切地凝视着我们。






      青野


      2018.10.15

评论
热度(1)

© 青野 | Powered by LOFTER